座椅舒适性测试的测试方法与技术!

汽车座椅,不仅关乎驾驶姿势与安全,更直接影响用户的乘坐舒适感、驾乘疲劳度和整车品质感。在智能座舱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座椅不仅要“坐得住”,更要“坐得好”“坐得久”“坐得舒服”。因此,座椅舒适性测试作为座椅设计验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正变得更加科学化、系统化和多维度。

 

本文将从座椅舒适性测试的核心维度、主客观方法、先进技术手段等方面,全面解析如何对座椅进行舒适性评价,助力汽车制造商、座椅供应商优化座椅设计、提升乘坐体验。

 

一、座椅舒适性测试舒适性,测什么?
座椅舒适性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维度:

人体工学匹配度:座椅几何尺寸是否贴合人体自然曲线?

支撑性与包裹性:腰、背、臀、大腿等部位是否有良好承托?

压力分布合理性:是否存在局部压迫或硬点?

减振性能:对路面振动的隔离与缓冲能力如何?

热舒适性:长时间接触是否闷热、潮湿?

可调节性与操作便捷性:是否便于找到最佳姿势?

疲劳感知:长时间驾驶后是否感到疲劳、酸痛?

上述维度涉及物理特性、生理感受与心理评价的综合考量,因此测试需结合客观量测+主观评估,才能全面反映舒适性水平。

 

二、座椅舒适性测试的主要方法
1. 接触压力分布测试
方法原理:在座椅表面铺设薄型压力传感器垫(如Tekscan、XSENSOR等),记录臀部、大腿、背部的压力分布状态。

评价指标:

峰值压力(单位:mmHg/kPa)

有效支撑面积

压力中心偏移量

压力均匀度(越均匀越舒适)

应用优势:直观呈现支撑状态,可对不同座椅结构(如海绵硬度、骨架形态)进行优化指导。

2. 座椅动态减振性能测试
测试方法:

安装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于乘员臀部或座椅表面

在标准试验路段或振动试验平台上行驶

采集振动加速度,并进行频谱分析

关键指标:

加速度均方根值(RMS值)

频率响应(特别关注1~8Hz范围)

按ISO 2631评估振动舒适等级

技术要点:舒适性最佳区间通常为“高阻尼+中等柔软度”,既要缓冲冲击,又不能让人“陷进去”。

3. 可调节性与操作力测试
对座椅的前后滑动、靠背调节、腰托调节、升降等功能进行:

调节行程测量(如最大可调角度、位移)

操作力测试(手动/电动调节所需力量)

调节速度与响应时间

保证调节方式人性化、顺滑、稳定无异响,特别是在电动座椅中尤为重要。

4. 热舒适性测试
包括座椅加热/通风系统测试,测试方法:

使用表面热电偶/红外热成像仪测温

在设定时间内观察温升/降温曲线

采集坐垫温差分布,分析热感均匀性

良好的热舒适性应表现为:加热快速均匀、温度可控、通风畅快无湿感。

5. 疲劳驾驶模拟试验
通过设置长时间驾驶模拟场景(如2~4小时模拟驾驶),监测乘员姿态变化、肌肉活动、电导变化等数据,结合主观问卷打分,评估:

疲劳感强弱

姿态保持难度

是否需要频繁调整坐姿

这种测试更贴近实际使用,有助于评价长途舒适性。

 

三、座椅舒适性测试主观评估:用户感受不可忽视
除了仪器测量,主观评估是舒适性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常见方法包括:

专家打分法:基于J.D.Power、SAE、主机厂内部标准等评分体系,邀请专业试验员打分

消费者试乘调查:随机用户试坐体验,反馈感受并量化评价

双盲对比测试:同平台不同座椅设计,用户不知差异条件下选择更舒适方案

通过主客观数据关联分析,可以找出影响舒适感的“隐藏变量”,指导结构与材料优化。

 

四、座椅舒适性测试的先进测试技术趋势
3D压力分布分析系统
结合3D扫描建模与压力图叠加,更精准反映身体轮廓贴合度

AI坐姿识别与动态追踪
用图像识别+姿态建模实时追踪乘员姿态变化,识别不良坐姿与风险点

热-湿复合测试系统
集成温湿度传感器,动态模拟人体热湿排放与座椅响应,用于高端座椅材料评估

可穿戴人体感知系统
如肌电/皮肤电导/心率带,用于采集人体在乘坐过程中的疲劳与应激反应

 

五、科学测试,让舒适体验“有据可依”
座椅舒适性并非抽象的“软硬合适”,而是可量化、可分析、可优化的工程体系。通过科学座椅舒适性测试方法+用户感知反馈+先进仪器支持,可以帮助设计者从人因工学出发,打造真正满足用户身体与心理需求的高品质座椅产品。

 

未来,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推进,座椅不仅是“乘坐工具”,还将成为集健康、娱乐、调节与交互于一体的“智能终端”,舒适性测试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。https://www.whirltone.com/
 

新闻中心

NEWS

链接爱番番

热线:123456(7&24小时)

 

咨询客服

在线客服

▁▁▁▁

咨询客服

咨询服务热线

热线:400-123456

 

咨询客服

技术服务热线

热线:400-00000

 

咨询客服

运营商网络服务

热线:400-123123

 

在线客服咨询

工作时间8:30-17:30

 

咨询客服

在线客服

▁▁▁▁

联系我们

售前专属顾问

400-818-6918

 

服务中心

供应发展协作

010-58858412-323

 

在线客服咨询

工作时间8:30-17:30

 

在线客服

▁▁▁▁

售前专属顾问

400-818-6918

 

在线客服咨询

工作时间8:30-17:30

 

在线客服

▁▁▁▁

售前专属顾问

400-818-69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