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测试设备的局限与协作机械臂的破局
在产品质量与可靠性要求日益严苛的今天,测试环节已成为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传统测试设备往往依赖于定制化的固定工装和专用仪器,虽能满足特定需求,但面临灵活性差、换线周期长、难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挑战。随着技术的融合与发展,协作机械臂正以其与生俱来的柔性、安全与智能特性,成为构建新一代测试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装备,重塑测试设备的形态与边界。
一、 传统测试设备的局限与协作机械臂的破局
传统测试设备,如功能测试台、老化测试架等,通常是“专机专用”的。其核心局限在于:
- 柔性差:产品迭代或新增测试项目需重新设计工装,耗时耗力。
- 空间利用率低:为不同产品线配备独立测试设备,占用大量生产面积。
- 人机协作困难:复杂测试流程中,人工上下料、插拔线缆等环节难以无缝集成,成为效率瓶颈。
而协作机械臂的引入,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。它本质上是一个可自由编程、具备感知能力的“万能操作手”,通过更换末端执行器(EOAT)和集成不同的测控仪器,它可以执行多种多样的测试任务,将测试设备从“固定工装”升级为“柔性工作站”。
二、 协作机械臂构成的核心测试单元与能力
一个以协作机械臂为核心的智能测试系统,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:
1.协作机械臂本体:作为执行机构,负责移动、定位和操作。
2.多功能末端执行器:根据测试任务定制,如:
3.仿形探针/测试顶针:用于精准接触电路板测试点。
4.气动/电动夹爪:用于抓取产品、插拔连接器或模拟按键。
5.力控传感器:确保插拔、按压动作的力度精确可控。
6.机器视觉相机:用于精确定位、识别产品型号或读取屏幕/指示灯信息。
7.线束插拔机构:自动化完成线缆的连接与断开。
8.集成化测控系统:包含数据采集卡、电源、负载箱、通信模块等,是测试信号的发出与采集中心。
9.智能控制软件:作为系统大脑,统一调度机械臂运动、控制末端工具、触发测试仪器并分析数据。
三、 协作机械臂在测试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
基于上述核心单元,协作机械臂可以胜任以下关键测试任务:
1. PCBA/主板功能测试
协作机械臂携带多路测试顶针,精准移动到PCBA的各个测试点,实现飞针测试的功能自动化。结合力控反馈,能保证接触力的一致性与可靠性,避免损伤焊点。一台协作机械臂可替代多套定制化的测试治具,轻松应对不同板型的测试需求。
2. 整机产品综合测试
对于手机、路由器、智能音箱等整机产品,测试流程复杂,通常包括:
- 自动上/下料:从流水线或料盘中抓取产品,放置到测试工位。
- 模拟人工操作:机械臂末端安装硅胶头,模拟手指点击屏幕、按压物理按键。
- 线缆插拔测试:自动完成充电器、耳机、数据线等接口的插拔与插拔力监测。
- 音频/射频测试:将产品精准移动到微波暗室或音频采集设备前,完成信号测试。
整个流程全自动化,数据自动上传MES系统,实现测试数据全程可追溯。
3. 耐久性与寿命测试
协作机械臂可以不知疲倦地、高重复精度地执行重复性动作,是进行耐久测试的理想选择。
- 按键寿命测试:以设定的力度和频率,持续按压按键数万至数百万次。
- 接口插拔寿命测试:重复进行USB-C、HDMI等接口的插拔操作,并记录每次的接触电阻。
- 铰链/转轴测试:模拟笔记本电脑、折叠屏手机的开合动作,测试转轴的疲劳寿命。
4. 高精度传感器标定与校准
在科研和高端制造领域,协作机械臂凭借其高重复定位精度和强大的力控能力,可以用于对温度、压力、位移等传感器进行自动化标定,将传感器精准地放置到标准源中,并记录输入-输出数据,生成校准报告。
四、 慧通测控协作机械臂赋能测试自动化升级
构建以协作机械臂为核心的智能测试系统,其成功关键在于机器人技术、测控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。这不仅要求对机械臂的本体编程有深刻理解,更需要具备丰富的测试测量工程经验,能够将各类仪器仪表、传感器、执行器无缝集成到一个稳定、高效、易用的系统中。
在协作式测试设备的研发与落地中,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测控技术积累,成为行业核心赋能者。作为专注于智能测控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,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深度把握协作机械臂的技术特性,构建了 “机械臂 + 专业测控模块” 的定制化解决方案。https://www.whirltone.com/
应用领域
application Field
